延吉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本報記者 劉 昊
6月16日,西南地區最大橡膠瀝青生產基地——廣西交科橡膠瀝青科研成果產業化示范基地在廣西欽州建成投產。由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推出的新一代綠色高性能橡膠瀝青系列技術產品,大幅提升了公路路面耐久性和舒適性。
前不久,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代表和其他廣西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一起站在領獎臺上,捧起了屬于他們的榮譽——2022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
在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同日召開的2023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表彰了為廣西科技創新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了‘三位一體’統籌部署,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和人才,使廣西成為科技創新的熱土。”2022年度廣西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袁道先深有感觸地說。
2022年,廣西堅持“只有大抓創新才大有希望”,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實施科技強桂行動,推動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161項成果凸顯創新新高度
廣西科學技術獎是廣西科技界的最高獎項。2022年度獎項共161項,其中,最高獎、合作獎各1項,青年獎、企業獎各2項,自然科學獎24項、技術發明獎1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0項。
“我始終認為科技工作者應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國家、為社會、為群眾做實事。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奮斗!”袁道先說。
作為國際著名巖溶地質學家,袁道先通過把地球系統科學引入巖溶學,創立巖溶動力學理論,提出巖溶生態系統理論并應用于我國石漠化治理,開拓了巖溶學的全球變化研究新領域。
1990年以來,袁道先連續執行了6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的與巖溶有關的項目,使我國的巖溶研究走向了世界。他還推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巖溶研究中心設在廣西桂林,成為我國第一個由聯合國授權設立的地學領域二類研究中心。
青春,在科技創新中不斷閃光。近年來廣西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擔當作為、埋頭苦干,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廣西大學教授聶雙喜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車體工程部總監趙肖斌分別獲得廣西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聶雙喜圍繞國家碳中和目標下“造紙工業綠色發展”的重大需求,開展“清潔造紙”研究,實現了紙漿漂白過程AOX超低排放。趙肖斌長期從事汽車車身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及應用,研究成果應用于五菱系列車型,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企業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從2021年起,廣西增設企業科技創新獎,授予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取得顯著成效的廣西企業。
作為我國臨床分析儀器研發和生產的龍頭企業,桂林優利特醫療電子有限公司和致力于為建設交通強國貢獻智慧解決方案的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雙雙獲得廣西企業科技創新獎。
科技引領發展,創新贏得未來。十年來,廣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創新型廣西建設,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由36.44%提升至54.82%、進入全國第二梯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不足5%提高到18%,創造了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的黃金10年。
產業化成果穩中有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廣西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必須逾越的高山。
高性能子午線輪胎關鍵擠出技術裝備及產業化、高鐵低鈣抗蝕膠凝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與應用、工業互聯網內生安全閉環防護關鍵技術及應用……翻開2022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人員)名單,記者發現,廣西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策源能力穩步提升,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不斷增強。
“完善廣西科學技術獎評定辦法,重點向重大產業技術攻關、便于應用轉化、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性成果傾斜。”2019年5月出臺的《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的決定》提出,大力推進創新再提速。
在2022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中,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辦公室進一步落實有關要求,將產業類和公益類項目分組評審,并在專家遴選上向產業應用領域傾斜。
摘取廣西科學技術獎科學技術進步類一等獎的“超低油耗高可靠性混動發動機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相關技術成功開發26款中型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產品并實現商業化運營,產品配套宇通、歐輝、金龍等多家主流客車廠。
2013年至2021年,該項目帶動行業相關企業(汽車廠等)累計實現新增銷售額128.4億元,新增利潤6.8億元。
“項目歷經十余年,最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低油耗高可靠性商用車中型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的關鍵技術,有效提升了我國商用車中型混合動力發動機自主研發能力和技術競爭力。”該項目第一完成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輝說。
廣西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西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不斷強化產業鏈與創新鏈精準對接,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效能有效提升。
數據顯示,2022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獎勵的161項成果中,104項成果為產業化成果,同比穩中有增,近三年實現新增銷售收入5564.3億元,同比增長64%。